氣功基本內涵探析(上)第 4 頁
氣功的基本作用
從歷代文獻來看,氣功的基本作用以防病治病、養生康復,增進練功者的身心健康為主。古代醫學文獻中關于氣功的許多論述,多是圍繞著其養生療疾與康復作用展開的,除了《內經》以外,還見于《諸病源候論》、《備急千金要方》、《外臺秘要》、《紅爐點雪》,及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作和《臨證指南醫案》等明清溫病學家的一些著作中。
此外,儒、釋、道諸家練功的最終目的雖各不相同,但他們同時也都十分重視氣功的醫療作用。如將“治國平天下”作為己任的孔子認為,“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學》)。他在顏回去世后嘆息道,若某人縱有“滿腹經綸”,但如不善保養身體而“不幸短命”的話,則其遠大抱負,也必然落空。《孟子·卷三公孫丑上》之“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則似與道德涵養與心理保健相關。“好神仙導養之法”的醫家、道教理論家葛洪,在《抱樸子》中將練功的作用概括為“導引療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氣,動之則百關氣暢”(《內篇·別旨》)。該書《內篇·雜應》還提倡藥餌養生與練功養生相結合,認為“養生之盡理者,既將服神藥,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佛教人士常將止觀、觀想用于治病,由此可見醫療作用是佛教氣功中不可忽視的特色之一。因此,養生保健作用是氣功的基本內涵之三。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