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基本內涵探析(上)第 2 頁
由于各派氣功修煉的目的不同,其各自的理論體系也有很大的差異。在醫療氣功方面,《黃帝內經》對氣功理論進行的論述,較為全面、系統。《素問·上古天真論》之“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闡述了氣功(尤其是靜功)的作用原理,其基本精神在《素問·異法方宜論》、《靈樞·賊風》等篇中,也時有反映。后世醫家結合自身的練功體會和醫療實踐,從不同的側面對此進行了補充,使之逐漸完善。在儒家氣功方面,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人士,在推崇靜神養生方法的同時,也將他們的“中庸之道”融入氣功理論中,松靜自然、練養相兼、準確活潑等練功原則中,無不深深地烙上了“中庸”的印記。中醫氣功學中的“和”,也是儒家“中庸”之道影響、滲透的結果。此外,作為儒家經典之一的《周易》中以卦象及其變化為核心的哲學思想,更是氣功說理的基本工具之一。在佛家氣功方面,釋家的“禪定慧”與養生家“靜以養神”之間、密宗的“三脈四輪”與中醫經絡學說之間相互補充,成為諸家氣功理論中共同的一部分。在道教氣功方面,內丹(周天)修煉的理論,可能是道教人士對氣功理論貢獻的集中體現。
總之,無論何家氣功,其基本理論總體上是以陰陽、經絡、精氣神學說為主,兼及臟腑、氣血津液等,并結合《周易》的陰陽消長、卦象變化為依據,加以闡述。她與中醫藥學的基本理論有極高的相似度,兩者都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又有社會科學的特征,同時又均受到古代哲學的深刻影響。因此,科學的理論指導,是氣功的基本內涵之一。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