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度視野下的中醫科學解讀
中醫視點:多維度視野下的中醫科學解讀 王鍵 王鵬 安徽中醫藥大學
•科學即規律之學,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理論知識體系,其活動永無止境。科學研究的視角和形態可以是多元的,判定一門學問是否科學的標準只在于活動本身的內容和性質,而與研究對象和方法無關。
•醫學是探討生命、疾病、健康存在和發展規律的科學,至少有東西方兩種源流和形態,西醫學不是唯一的醫學科學,西方科學體系也不是唯一的科學體系,它們都不是檢驗中醫是否科學的適宜標準。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關于21世紀“應當以人類的健康作為醫學的主要研究方向”的觀點,中醫的生命觀、疾病觀和健康觀不但不落后,而且還是先進醫學理論的典型代表,與人類醫學目的和未來醫學模式完全吻合。
•當今時代,中醫科學應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石,以現代疾病譜系的變化為導向,以提高臨床療效為目標,遵循其特有的認知和發展規律,在自我完善中不斷創新發展。同時,有責任恢復人類對生命與自然的系統整體觀認識,并引領未來人類健康醫學的發展。
中醫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一門博大精深、具有鮮活生命力的科學。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中醫科學事業承載的責任遠遠超出了醫療衛生領域的范疇,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搶抓機遇,奮發有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中醫科學事業加速發展,為服務人民群眾健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
筆者以為,要在新時期傳承弘揚中醫事業,必須抓住中醫發展的主要素,準確把握中醫科學的幾個維度,并將其作為基本依據和標準。
系統整體——中醫科學的研究維度
“科學”一語自上世紀初傳入我國后,廣為各界所接受。胡適在《科學與人生觀》中說:“近幾十年來,有一個名詞在國內幾乎做到了無上尊嚴的地位,無論懂或不懂的人,無論守舊和維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對他表示輕視或戲侮的態度,那名詞就是科學。”
科學即規律之學,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理論知識體系,其活動永無止境。科學受文化背景的影響最重,有民族性和地域性之分,如對比中西方科學,無論天文、數學、醫學、建筑等,皆有分野。實踐證明,科學研究的視角和形態可以是多元的,判定一門學問是否科學的標準只在于活動本身的內容和性質,而與研究對象和方法無關。
醫學是探討生命、疾病、健康存在和發展規律的科學,至少有東西方兩種源流和形態,西醫學不是唯一的醫學科學,西方科學體系也不是唯一的科學體系,它們都不是檢驗中醫是否科學的適宜標準。1977 年,恩格爾曾指出:“今天統治西方醫學的疾病模式,是生物醫學模式。它認為疾病是一切行為的現象,都必須用物理和化學的原理來解釋,這是還原論的辦法。它認為任何不能作如此解釋的都必須從疾病的范疇中清除出去,這是排外主義的方法。”中醫學以系統觀、恒動觀、辨證觀為特征,注重系統綜合,注重事物本身和事物間的有機性、聯系性,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科學傳統。與西醫科學迥然不同,中醫以其系統視角的科學維度開展的研究與實踐,絕大多數是西醫科學未做過的。中醫的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科學成就,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宏觀把握世界的高度智慧。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