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醫提到對全世界有貢獻的高度第 4 頁
為了落實毛澤東關于中醫的指示,黨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專門成立了由中宣部、文化中央教育委員會、衛生部指定人員組成的中醫問題臨時工作組,向各地衛生行政負責人和北京、天津的中西醫傳達中共中央關于中醫工作的指示。召開中共中央、華北和北京市各有關部門的中西醫座談會,反復討論關于學習和研究中醫、擴大中醫業務、出版中醫書籍等問題。與此同時,衛生部對自身不能正確對待中醫的思想和做法進行了反省和檢查。
10月26日,中央文化教育委員會黨組向中央提交了《關于改進中醫工作問題的報告》,對“限制和排擠中醫”的問題提出了相關改進措施,如成立中醫研究院、吸收中醫參加大醫院工作、擴大和改進中醫的業務、改善中醫進修工作、加強對中藥產銷的管理、整理出版中醫書籍等。
195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批準了這一報告,并要求各地遵照報告精神,制定改進中醫工作的具體方案,務必采取積極措施,在一定時間內切實做出成績,徹底扭轉在衛生部門中歧視和排斥中醫的現象。在黨的中醫政策的指引下,中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1955年4月15日下午,毛澤東派汪東興向針灸專家朱璉傳達的指示中又專門談到他對一段時間以來貫徹對待中醫正確政策的認識和思考:“有些同志堅持努力,是有成績的,也證實了中醫政策的提出是正確的。中國醫學的經驗是很豐富的,它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要有同志去整理它。這項工作是難做的,首先是衛生部行政領導上不支持,去年七月以后可能好一些,但還沒有具體行動。我是支持的,我可以當衛生部長,也可以把這項工作做起來。不要以為我不懂醫就不能做,這不是懂不懂醫的問題,而是思想問題。”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