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醫提到對全世界有貢獻的高度第 3 頁
全面糾正影響中西醫團結的錯誤傾向
“中西醫要團結,互相看不起是不好的,一定要打破宗派主義。”
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上輕視、歧視和排斥中醫藥的現象有所抬頭,“中醫不科學”“西醫學中醫是開倒車、向后看”“中醫中藥沒有科學根據”等思想還有一定的社會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醫藥政策的制定,致使大多數中醫不符合入職條件,從而引起廣大中醫和人民群眾的不滿。毛澤東對于這種片面甚至錯誤對待中醫藥發展的思想和做法產生了警惕,著手全面糾正影響中西醫團結的錯誤傾向。
1953年12月,毛澤東在聽取衛生部副部長賀誠等匯報工作時,就如何正確認識和科學發展中醫藥事業,如何實現中西醫團結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說:“中醫是在農業與手工業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這是一大筆遺產,必須批判地接受,把其積極的一面吸收過來加以發揮,使它科學化;另一面,對不合理的要研究,分析批判。中醫的金、木、水、火、土是不合理的,西醫說大腦、小腦、細胞、細菌是科學的。什么是科學?有系統的、正確的知識,這才是科學。西醫也有不合理的部分,不合理的要批判。中西醫要團結,互相看不起是不好的,一定要打破宗派主義。中醫學習一點西醫是好的。”
1954年6月5日,毛澤東在與時任北京醫院院長周澤昭談話時,認為看不起中醫藥是一種很惡劣的崇洋媚外的思想作風,他指出:“對新來的外國東西重視了,對自己本國的東西倒輕視了。按摩,連剃頭的、修腳的都能做,就看不起,不叫按摩療法。看不起本國的東西,看不起中醫,這種思想作風是很壞的,很惡劣的。”
這次談話過后不久,7月9日,毛澤東即委托劉少奇召集會議,專門傳達了他關于中醫工作的指示。傳達的主要內容包括:團結中西醫是衛生工作的方針之一。中西醫團結問題沒有做好,原因是西醫存在很大問題,主要是西醫有宗派作風。西醫傳到中國來以后,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把中醫忽視了。必須把中醫重視起來。把中醫提得過高也是不正確的。團結中醫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中國醫藥科學。首先要弄清楚,這不僅是為了中國的問題,同時是為了世界。掌握中醫中藥,必須要有西醫參加,也要吸收有經驗的中醫,靠單方面是不夠的,單有西醫沒有中醫不行,有中醫沒有西醫也不行。中醫問題,關系到幾億勞動人民防治疾病的問題,是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獨立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一部分工作。我們中國的醫學,歷史是最久的,有豐富的內容,當然也有糟粕。在醫學上,我們是有條件創造自己的新醫學的。中國人口能達到六億,這里面中醫就有一部分功勞嘛。西醫到中國來,也不過百把年。當然,西醫是近代的,有好的東西。但什么都是“舶來品”好,這是奴化思想的影響。看不起中國的東西,不尊重民族文化遺產,這是極端卑鄙惡劣的資產階級的心理在作怪。如果西醫沒有宗派作風的話,對中醫能治好病的效能,可以用科學方法把它整理起來。對中醫的“湯頭”不能單從化學上研究,要與臨床上的研究結合起來,才能提高中醫。中國古書上這樣說:“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這意思就是強調人的整體性,和巴甫洛夫學說是一致的。中醫在幾千年前就用了新的技術,如“體育”“按摩”等,里面雖有些唯心的東西,但我們可以將其中好的提煉出來。中醫要進大醫院,中醫要進醫科大學,中醫還要出國。中藥要發展,要建立研究機構,要出版中醫中藥書籍。西醫要跟中醫學習,具備兩套本領,以便中西醫結合,有統一的中國新醫學、新藥學。這些工作一定要制定出具體措施。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