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國際標準化五個關鍵點
中醫視點:中醫藥國際標準化五個關鍵點 劉方柏 四川省樂山市中醫醫院
中醫藥能沖破各種障礙傳入世界140多個國家,不僅因為它符合人類回歸自然的潮流,能解決一些現代醫學無法解決的問題,最根本的是中醫藥無可質疑的臨床療效所表征的科學性。然而,要國際化到全球接受和公認,則必須符合國際標準化原則。“標準”既需要稱謂的統一,計量的統一,原則的共守,貫例的遵循,更需要學術整體形態的符合。因此,實現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既是解決“橋梁”問題,也向中醫藥學術提出了全面的適應性整合問題。筆者認為,在“橋梁”構建和對學術進行適應性整合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5點:
體與用
標準化的目的是便于把自己的學術輸出。“標準”是世界各國的,而所輸出的卻是我們自家所獨有。若為了適應“標準”而拋棄自己最獨特的東西,誰還會歡迎那種仿效別人而不是迥異于別人的東西呢?中醫學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科學,但這并不影響其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向世界發展的資格,而且可以說正是它與現代科學的異質,才有了其獨立于世界科學之林的基礎。所以,保證完整的學術形態(含理論、中藥、針灸、推拿、正骨等)這個“體”進行輸出,應當成為根本的著眼點。而制訂標準,符合國際標準化和對這種標準化的適應,則是“用”的層面。這并不是貶低標準化的作用,而是強調須擺正二者的關系。失去了“體”即沒有了自身;“體”不能致用,即無法體現價值。
揚與棄
這里談揚與棄,當然是以世界的視野和時代的目光為標準的。中醫藥國際化是“揚”,是要將中華文明中獨具魅力的這一瑰寶“揚”向世界,使之惠澤全人類。而面對世界,作為一門嶄新的學科的整體輸出,其骨架和輪廓很重要,因此,應當首先成為“揚”的重點。如揚中醫學世界獨無僅有的特色,揚較之于西方醫學自身所具有的優勢,揚整體恒動的哲學觀,揚以人為本的診療思想……從一定意義上講,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就是將這些框架內的東西,詮釋成外國人學得懂、用得會并能參與研究和發展的具有普遍價值的知識體系。至于“棄”,除了要棄掉糟粕和雖不一定是糟粕、但無法與時代語言溝通的部分,在標準化進程中,還要注意解決與其他學科難于通約的問題。此外,對于用語艱澀、稱謂混亂、思維過度依賴比附、藥物品種駁雜、對其有毒有害物質重視不夠等問題,亦需注意解決。在認真進行“揚”與“棄”的過程中,使整個學術體系,既彰顯特色和優勢,又合于時代步伐。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