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視點:客觀看待活熊取膽之爭第 5 頁
2006年初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王偉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文明的一個象征,中醫藥治病救人的傳統也是人類的一大寶貴遺產。熊膽是傳統中藥中的重要原料,它具有止疼和消炎等綜合功效,其綜合功效尚無法用其他藥物代替。到目前為止,我國的中藥還有123個品種是需要熊膽作原料的,有183個企業需要熊膽粉支撐。在沒有找到很好的替代品之前,目前我國還沒有宣布取締“活熊取膽”的時間表。我們只是說在今后養熊的過程中,通過增加科技含量和技術含量進一步解決黑熊取膽痛苦的問題,這是我們今后加強和努力的方向。(網易)
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一位高級工程師表示,飼養一頭黑熊取膽汁相當于220頭黑熊免遭獵殺,是以小種群保護大種群的很好的措施。關于熊膽藥物的中醫藥替代問題,國務院新聞辦2006年新聞發布會曾提及,中藥里面還有123個品種需要熊膽作為原料,還沒有找到很好的替代品。(人民網)
針對“虐熊”的指責,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周榮漢認為,從20世紀50年代打熊、殺熊到現在養殖黑熊無痛引流,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他認為,用人工養殖來解決天然藥物資源不足,按照規范化生產的要求來管理,對此不應該有責難,而應該是表揚與支持。
長春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中國天然藥用資源動物藥專家李宜平表示,他去過60多家企業,“我跟大家保證,這些規模企業生產的熊膽粉安全性都有保證。養殖過程也不像電視片宣傳的那樣,其實網上流傳的照片都是十幾年前的舊照,或者用一些個別不好案例例無限擴大來渲染‘虐熊’。”《中國青年報》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