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 落實名老中醫學術傳承工作第 7 頁
為此,我提出以下五個建議:
第一,繼“十五”、“十一五”之后,將“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傳承研究”列為持續科技攻關/支撐項目(至少再持續四個五年計劃),每五年確定一個階段目標(逐步提升既有成果,逐步提高要求,逐步擴大范圍)。
第二,優化傳承模式,堅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模式(解決待遇問題,形成國醫大師、國家級名老中醫、國家級中青年名醫的梯隊)、傳統師承模式采用“地方探索,中央推廣”的方式,采納吉林省中醫藥管理局與北京同仁堂集團聯合探索的“杏苑新林”模式(團隊帶教團隊,網上結合網下,遠程鏈接實地),培養傳承研究的高級綜合中醫人才。
第三,根據這一項目的特殊性,可設立分項、分級獎項,解決無法分享科研成果獎以及高級綜合中醫人才的待遇與使用問題。
第四,建立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信息庫共建共享制度,在一定范圍試行資源開放應用,為中醫藥科研、教育提供優勢資源服務,使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傳承研究成果有序地、盡快地推廣應用,使軟實力資源有序地、盡快地轉化為軟實力。
第五,建立和完善聯合研究機制,打破地域、單位科研壁壘,改變當地限于研究當地名老中醫學術經驗以及挖掘設計各自為政的現象。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