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建設應關注三問題
中醫視點:中醫文化建設應關注三問題 皋永利 山東中醫藥大學
文化所指,既有物質層面的,又有精神層面的。眼下國家強調文化建設,說明只有經濟強大而沒有文化強大還不足以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強國。文化,表達的是一個國家的民族風貌和民族精神,體現的是歷史厚重感。對中醫文化建設而言,就是弘揚中醫歷史傳統,重修為醫之道。雖然中醫文化涉及方方面面,但筆者認為其中有三個問題值得關注。
中醫文化的靈魂——仁術
中醫文化由中華文化派生而來。中華文化雖源于儒、釋、道三家,然漢代以后,在中國歷史舞臺上獨領風騷長達兩千余年者,唯有儒學。從文化傳承的視角看千年獨尊儒家的原因,除其兼容并包、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外,便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學”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與之一脈相承,中醫文化的核心或者說中醫文化的靈魂便是“仁術”。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惻隱,即對他人的不幸表現出的同情與憐憫,是仁愛思想的具體化。用“惻隱之心”來表述中醫之仁術,再恰當不過了。
仁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當如孫思邈《大醫精誠》所言: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有了這樣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醫術才能在仁愛道德的指引下成為治病救人的工具。
仁的原始之義,表達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友愛關系,即愛人和被人愛。仁術,是仁與術的結合,仁是術的前提,術以仁為準則。沒有了仁愛,“術”便沒有了準繩,失去了約束,既可活人,也可殺人。仁術作為中醫的代稱,意義在于它以仁領術,二者不能分離,唯有德高藝精,才可稱為仁術。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