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芪地黃湯治慢性腎小球腎炎
胡本先 陜西嵐皋縣中醫醫院
朱某某,男,39歲,發現蛋白尿一年,在當地醫院治療效果不佳。現尿蛋白3+,血壓150/90mmHg,主訴腰膝酸軟,舌淡紫,苔白,脈弦。辨證屬脾腎兩虛,瘀血阻滯。治法:健脾益腎,活血祛瘀。處方:生黃芪40克,黨參20克,熟地20克,牡丹皮15克,澤瀉20克,茯苓20克,山茱萸20克,山藥20克,薏苡仁20克,當歸20克,桃仁15克,紅花15克,川芎15克,葛根20克,半枝蓮25克,蛇舌草25克。14劑服后諸癥悉減,復查結果,尿蛋白減少。
慢性腎小球腎炎癥狀以蛋白尿為主。蛋白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可歸屬祖國醫學“精氣”、“清氣”、“精微”!端貑枴そ浢}別論 》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薄端貑枴ち澆叵笳撈份d:“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可見,蛋白質的吸收、輸布和排泄,主要由脾、腎、肺,以及三焦、膀胱等多個臟腑的協同作用共同完成。《諸病源候論》曰“水病無不由脾腎虛所為,脾腎虛則水妄行,盈溢皮膚而令周身腫滿”,故慢性腎炎蛋白尿形成又以脾、腎二臟最為緊密。脾與腎為先后天之本,脾虛而脾氣不升,脾失統攝,谷氣下流,精微下注,腎虛封藏失司,可致尿中精微物質漏出而形成蛋白尿,因此脾腎虧虛是導致慢性腎炎蛋白尿的關鍵。筆者以參芪地黃湯為基礎方,健脾補腎,益氣固攝,治氣虛不攝之蛋白尿有良效。然而此病病久多夾濕熱,濕熱不除,則蛋白尿不易消除,所以配伍時應加清熱利濕之品,如萹蓄、瞿麥、白茅根、薏苡仁等,如兼血瘀,加桃仁、紅花、赤芍、坤草活血化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