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桂枝五物湯臨床應用體會
馬建國 山東曲阜市第二人民醫院
黃芪桂枝五物湯出自《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篇,由黃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棗組成。全方具有補氣血、通陽行痹、調和營衛功效。筆者在臨床中以此方化裁,收效良好。
面神經麻痹
孔某,男,24歲。1周前,勞動汗出約2小時后覺左側面部肌肉麻木、發緊,繼則口角往右側歪斜,F診見患者前額皺紋消失,左側面部表情肌癱瘓,觸之有涼感,不出汗,不能皺額、閉目,鼻唇溝平坦,口角歪向右側,流涎。身體瘦弱,面色萎黃不華,少氣懶言。辨證屬于素體虛弱,衛陽不足,汗出腠理空虛,風邪乘虛入絡所致。治宜益氣養血助陽、活絡祛風。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50g、桂枝15g、當歸15g、白芍30g、白芷10g、紅花10g、僵蠶10g、全蝎10g、干姜10g、大棗5枚。水煎服日1劑。服6劑后精神好轉,面色轉紅,左側面部已有汗出,麻木感減輕,自覺較前舒適,口角歪斜明顯減輕,四肢較前有力。續服6劑,已能閉目,左面部麻木感已基本消失,口角歪斜已不明顯,肢體有力。原方稍事出入繼服3劑,病愈。
本例平素氣血虛弱,勞動汗出致腠理空虛,風邪乘虛侵入顏面,造成面部神經麻痹。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方中重用黃芪益氣助衛固表,增強機體抵抗力;配桂枝、干姜、大棗溫陽行痹;當歸、白芍、紅花養血活血;白芷、僵蠶、全蝎驅風外出。
產后指掌麻脹
林某,女,26歲。分娩后經常洗滌衣服,雙手指尖即感麻脹,繼則手指、手掌及上肢亦有麻脹、針刺、蟻行感,并逐漸加重,甚時需用熱水洗后上述癥狀方能暫時緩解,過后仍如前狀。刻診:雙手肌膚觸之欠溫,形體虛弱,四肢無力,頭暈,面色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無力。證屬產后氣血虛弱、衛陽不固,復感寒邪所致。治則:益氣養血助陽、散寒通絡。擬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黃芪50g、桂枝15g、當歸20g、白芍30g、干姜12g、雞血藤20g、紅花12g。水煎服日1劑。服6劑后麻木蟻行感明顯減輕,雙手自覺有溫熱感,余癥亦較前好轉。效不更方,繼進6劑,麻脹感消失。
產后氣血虛弱,陽氣不能達于四末,復感寒涼。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化裁,取黃芪、當歸、白芍、益氣養血扶正;桂枝、干姜助陽散寒;紅花、雞血藤活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