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應用玉竹心得
□ 章茂森 南京中醫藥大學
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莖,為常用中藥,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用藥歷史,是南京中醫藥大學溫病學教授沈鳳閣教授臨床最喜歡使用的一味中藥之一。玉竹又名葳蕤、萎蕤。性味甘平,入肺、胃經。功能養陰潤燥,除煩止渴。治熱病傷陰、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小便頻數等。《本草正義》載其“凡熱邪燔灼,火盛生風,肺胃燥熱,津液枯涸,口渴隘干,多食易飲易饑者,尤有捷效”。《本草拾遺》載:“主聰明,調血氣,令人強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談到玉竹說:“久服去面黑鼾,好顏色潤澤。……莖中寒,及目痛眥爛淚出。……潤肌膚,緩腰腳。”近年來藥理研究表明,除上述功效外,玉竹的醇提物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煎劑有擴張血管、抗急性心肌缺血、降壓、降血糖、抗衰老、抗菌作用,注射液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腫瘤作用。總之,玉竹對肺燥咳嗽、咽干痰稠、胃燥煩渴、消谷善饑、小便頻數、自汗盜汗、頭目虛眩、視物模糊、眼目干澀等用之效佳。此藥清中有補,補中兼清,具有清養而不礙邪的特性。
糖尿病 本病是一種由于體內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而引起以糖代謝紊亂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尿糖及血糖增高。在中醫學屬“消渴”范疇,其病機為內熱傷陰、消谷耗津而發病,可見本病的特點是“陰虛熱淫”。治療以養陰生津為法,《溫病條辨》中“玉竹麥門冬湯”是一個有名的清除肺胃燥熱傷陰之證的方劑,功專滋養肺胃,生津潤燥,適用于肺胃陰傷,津液不足,咽干口渴之“上消”。其處方為:玉竹15g,沙參、麥門冬、天花粉、桑葉、白扁豆、生甘草各l0g,水煎,日服1劑。沈鳳閣教授臨床常用玉竹15g,配伍太子參15g,南北沙參各15g,麥冬10g,生地10g,水煎服,可用于治療各型糖尿病。
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也是一種難治性脾胃疾病,特別是伴不完全性重度腸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有較高的癌變率。中醫根據其臨床表現,歸屬中醫“胃脘痛”、“胃痞”等范疇,其病機主要責之于脾胃虛損、胃陰不足、瘀阻胃絡所致。本病患者病程多遷延反復,脾胃功能長期處于失調狀態,氣血化生不足,日久則導致陰液虧損,瘀血內阻,使胃實質長久失于濡養而形成萎縮性病變。因此滋陰養胃、活血和絡實為治療本病的關鍵。筆者治用玉竹、黃精、石斛各30g以滋陰潤胃;輔以丹參、當歸、白芍各15g活血化瘀、養血和絡;參以理氣解郁之藥,既能滋陰生津潤中,助脾胃運化,又能化瘀活血以濡養胃體。臨床觀察結果表明,該藥經濟方便,長期服用也無明顯副作用。
小兒麻痹癥 小兒麻痹癥為特異性病毒所致脊髓灰質炎,屬中醫痹證范疇,以肢體痿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而致肌肉萎縮的一種病證。《內經》云“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明確指出,“陽明虛”是導致痿證的主要成因。所以治療小兒麻痹癥要從脾胃著手。因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氣血生化之源;陽明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根據臨床報道,治療小兒麻痹癥重用玉竹,一般用量25g~50g不等。玉竹甘而性平,補而不滯,功擅補中益氣,潤肺胃,乃益陰長陽之上品。配黃芪、白芷、山藥、白術、黨參等補中益氣之品,再配合針灸療效更佳。
中風 中風又稱腦血管意外,為臨床常見神經系統病變。常見眩暈、震顫、足廢不用、語言不利或卒然昏倒、手足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從臨床實踐中體會到,玉竹實為中風之要藥,善治半身不遂,主要適用于陰虛及氣陰兩虛之中風,只要辨證確切,不論腦梗塞還是腦出血,多獲良效。玉竹滋陰而不助邪,扶正兼調氣血,然其藥性和緩,重用方顯宏效,一般用量在30~60g,最大可用至90g。筆者認為玉竹可能含有清除腦內自由基、減輕腦組織損傷的成分。辨證為氣陰兩虛、痰瘀阻絡者。重用玉竹治之:玉竹60g,南北沙參各15g、熟地、山藥各15g,山萸肉9g,天花粉12g,烏梅9g,丹參20g,地龍12g,白芥子9g,茯苓15g,陳皮6g,枳殼8g。水煎服。
心絞痛 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真心痛、胸痹等范疇。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玉竹具有明顯的強心作用。玉竹15g配伍丹參、紅花、赤芍、白芍、肉桂、黃芪、炒延胡索、廣郁金具有強心、改善微循環、降脂、軟化血管的功效,并能改善動脈硬化,溶栓止血。筆者體會,此方對頑固性心紋痛有較好的療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