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家講解立秋節氣如何養生第 3 頁
三、飲食調養:少辛增酸,宜食麻等柔潤物以潤其燥,禁寒飲
《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總之,秋季時節,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以養肝氣,禁冷飲及穿寒濕內衣。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為什么人們都容易在夏天鬧肚子?其實從中醫來說,原因不完全是細菌和病毒,而是因為陽氣都跑外面來了,身體里面是最弱的。”專家介紹說,中醫認為至虛之處必是致病之所。秋風一起,人的氣血開始從外面向里面走。到冬天,人的氣血都藏到里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感冒了。同時脾也是這個季節最脆弱的臟器,在這個季節最容易發生脾病。
專家表示,初秋時節,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贊譽。此季的飲食原則是清淡,少油膩,應“溫暖,不大飽,時時進之……其于肥膩當戒”。也就是說,這段時間的飲食要稍熱一點,不要太寒涼;但也不要吃得太多,在次數上可稍多一些。《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減辛增酸”,即少吃蔥、姜、蒜、韭、椒等辛味食品,因為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多吃酸性食品(肝五味主酸)以增強肝臟的功能,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陽桃、柚子、檸檬、山楂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