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位于胸中,隔膜之上,有心包裹護于外。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配合其它所有臟腑功能活動,起著主宰生命的作用。故說:“心者,君主之官。” 心的基本生理功能包括主血脈和主神志兩個方面。其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竅為舌。心的經脈與小腸相連,互為表里關系。 心外面有一層包膜,稱心包絡,簡稱心包,為心臟的外圍組織。其經絡與手少陽三焦經相連而成為表里關系。在生理功能方面,心包能通行氣血,保護心臟免受傷害。因能代心行令,故又稱為"心主"。 由于心包裹護心臟,為心之屏障,所以中醫學認為邪氣傷心時,必首先傷害心包。故溫病學中,將外感溫熱病中因熱邪引起的神志昏迷、譫語等神志癥狀稱為"熱入心包"、"痰蒙心竅"。這些癥狀實際上是心臟的疾病。因此,一般認為心包不是一個獨立的器官,它是附屬于心臟的。 (1)心的生理特性 心的生理特性,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1、心為陽臟,而主陽氣:心居上焦,屬陽臟而主陽氣。《血證論》說:“心為火臟,燭照萬物。”即指心的陽氣相當旺盛,既能溫煦人體,又能推動血液運行,營養全身,維持生命,凡脾胃之腐熟運化,腎陽之溫煦蒸騰,以及全身水液代謝等,均依賴于心陽的溫化作用。故古人把心臟比喻為天體的太陽。 2、心與夏氣相互通應: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緊密聯系著的統一整體,五臟分別與自然界的四時陰陽相通應。心與夏氣相互通應,是與心為陽臟而主陽氣的特性相一致的。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反應最強。如果心臟有病,適逢夏季自然界陽熱之氣滋助,則能病情緩解,特別是心陽虛衰患者,在夏季自覺癥狀多有減輕。
1/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