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肺臟病證 第三節 肺炎喘嗽第 9 頁
[現代研究]
郭新莉,焦麗,耿艷云。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288例.陜西中醫1994;15(5):206.
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288例,中藥基本方:麻黃、川貝、桃仁、百部、甘草各3g,杏仁4g,生石膏20g,魚腥草5g,隨證加減。治療結果,在乎喘、止咳、肺部濕噦音消失及縮短療程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提示加味麻杏石甘湯對小兒支氣管肺炎風熱閉肺型及痰熱蘊肺型能起到宣泄郁熱,清肺平喘定咳等重要作用。
崔彩善,肖淑琴.從熱論治小兒肺炎343例的臨床觀察.北京中醫1994;(6):20
采用清熱解毒法為主治療小兒肺炎343例,中藥基本方:金銀花、蘆根各15g,連翹、紫花地丁、黃芩、牛蒡子各log,板藍根12g。治療結果,痊愈294例(85.7%),顯效46例(13.4%),無效3例(0.9%)。方中金銀花、板藍根、紫花地丁、連翹、黃芩清熱解毒,牛蒡子清熱利咽宣肺,蘆根清熱生津,方中無辛散發汗之品,以清熱護液而不傷津。若邪熱人里可加柴胡,柴胡與黃芩相配,和解清熱。若邪熱入里,口渴喜飲,大便干結,脈滑數,加生石膏、知母以清陽明氣分之熱。癥見舌質紅,舌苔少或剝脫,為熱在氣營,加生地、麥冬、丹皮、北沙參以清熱涼營,養陰生津。癥見舌質暗紅,可加紅花、丹參,不僅活血化瘀,且載藥逐熱。咳嗽痰多加杏仁、魚腥草、桑白皮清肺化痰止咳。喘憋氣促可暫加麻黃、蘇子、葶藶子降肺止咳平喘。
在辨證的基礎上從熱論治,收到較好效果,服藥后于l-2天退熱者達61.5%,3—5天達24.5%,由于熱退迅速,防止了津液的損耗,減少了痰液的生成,使肺臟得以清肅,從而減輕了痰喘,控制了病情的發展。
朱先康.清肺化痰劑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126例.江蘇中醫1998;19(1):25
以清肺化痰為主要法則,基本方:炙麻黃3—5g,杏仁、虎杖、淡射干各10s,生石膏30-60g,黃芩5—log,魚腥草10—15g,法半夏、生甘草、陳皮各5g。每日1劑,分3-5次服。療程10—14天。治療結果,痊愈108例(85.7%),好轉14例(11.1%),未愈4例(3.2%)。痊愈病例中,平均退熱時間3.9±1.5天,止咳時間8.7±2.6天,平喘時間2.4土0.8天,肺部噦音消失時間7.4土2.5天。
本方以麻杏石甘湯為主方,意在辛涼宣泄,清肺平喘,使閉郁之肺氣得以宣暢,熾盛之肺熱得以清泄,再輔以黃芩、魚腥草、淡射干、虎杖清化痰熱,陳皮、半夏燥濕化痰。全方共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功效。現代藥理表明,麻黃可松弛支氣管平滑肌,杏仁、半夏對咳嗽中樞有抑制作用,石膏對家兔等實驗性發熱有退熱作用,黃芩、魚腥草、虎杖等對多種細菌、病毒有抑制作用,陳皮、射干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故小兒支氣管肺炎用本方治療,能收到較為滿意的療效。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