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肺臟病證 第四節 哮喘
哮喘是小兒時期的常見肺系疾病,以發作性喉間哮鳴氣促,呼氣延長為特征,嚴重者不能平臥。哮指聲響,喘指氣息,臨床上哮常兼喘。本病包括了西醫學所稱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本病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以冬季及氣溫多變季節發作為主,年齡以1—6歲多見。95%的發病誘因為呼吸道感染,發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起病愈早遺傳傾向愈明顯。
古代醫籍對哮喘記載甚多,金元之前,多列入喘門,《丹溪心法·喘論》首先命名為“哮喘”。
[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病原因既有內因,又有外因。內因責之于痰飲內伏,與肺脾腎三臟有關,外因主要為感受外邪,接觸異氣。
小兒肺臟嬌嫩,脾常不足,腎常虛。肺虛則衛外失固,腠理不密,易為外邪所侵,邪阻肺絡,氣機不利,津液凝聚為痰;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脾虛不運,生濕釀痰,上貯于肺;腎氣虛弱,不能蒸化水液而為清津,上泛為痰,聚液成飲。痰飲留伏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常有關,尤其責之于肺脾兩臟。外因以外感六淫為主,六淫之邪,冬春多為風寒、風熱,或秋季乍冷乍熱,外邪乘虛入侵而誘發。邪人肺經,引動伏痰,痰阻氣道,肺失肅降,氣逆痰動而為哮喘。
此外,若接觸異氣,如異味、花粉、煤煙、羽毛等,或嗜食酸咸甜膩,也能刺激氣道,
影響肺的通降功能而誘發哮喘。精神失調和過度疲勞也是小兒哮喘的重要誘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