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肺臟病證 第二節 咳嗽第 9 頁
[文獻摘要]
《小兒藥證直訣·咳嗽》:“治嗽大法,盛則下之,久則補之,更量虛實,以意增損。”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咳嗽門》:“要知治嗽大法,依時認癥扶持,春天外感癥無疑,夏是炎上火氣,秋則肺傷濕熱,冬為風冷相隨,相時而動作良醫,對癥依方用劑。……大抵實者當下,虛則補藥為宜,寒者溫散藥中推,熱癥清涼為貴。風則尤當發散,停痰消逐宜施,初間止澀莫投之,總要化痰順氣。”
《幼幼集成·咳嗽證治》:“經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然必臟腑各受其邪而與之,要終不離乎肺也。但因痰而嗽者,痰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動痰者,咳為重,主治在肺。”
[現代研究]
楊景山,王世錄.宣肺止咳湯治療小兒外感咳嗽250例.新中醫1997;29,(6):45
自擬宣肺止咳湯(荊芥、前胡、百部、蟬蛻、桔梗各4g,僵蠶5g,板藍根12g,苦杏仁、陳皮、甘草各3g)治療小兒外感咳嗽250例,服藥1—3劑痊愈%例,4—5劑痊愈115例,6-7劑痊愈39例。
小兒臟腑嬌嫩,氣血未充,腠理疏松,又因寒暖不能自調,易為六淫所侵,風為六淫之首,又多夾其他外邪侵入肺衛,肺失宣降而發生咳嗽。故以疏風散邪,宣肺止咳為原則。宣肺止咳湯全方藥性溫潤平和,不寒不熱,經加減可通治各型外感咳嗽。
陳百炎.僵冬蒡草湯治療小兒咳嗽142例.新中醫1998;30(10):47
自擬僵冬蒡草湯(僵蠶、款冬花、牛蒡子各10s,甘草5g),風寒加麻黃、生姜,風熱加金銀花、連翹,痰熱加川貝母、天竺黃,痰濕加半夏、茯苓、陳皮,體虛加黃芪、沙參,水煎服,2日1劑,每次用量隨年齡而定。治療小兒咳嗽142例,治愈114例,好轉盟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95.8%。方中僵蠶、牛蒡子疏風解毒、利咽化痰,款冬花潤肺化痰止咳,甘草補脾和中。全方疏風宣肺,化痰止咳。藥性氣輕味薄,祛邪而不傷正,勿過溫發汗,忌苦寒傷胃。治療期間尚須調節飲食。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