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疾病 第三節 毒蛇咬傷第 5 頁
(四)三磷酸腺苷酶可以破壞三磷酸腺苷而減少體內能量供給,影響體內神經遞質、蛋白質的合成,導致各系統生理功能障礙。
中醫認為,蛇毒系風、火二毒,風者善行數變,火者生風動血,耗傷陰津。風毒偏盛,每多火化;火毒熾盛,極易生風。風火相煽,則毒邪鴟張,必內客營血或內陷厥陰。毒蛇咬傷后,風邪入侵,經絡阻塞,則麻木微痛;風邪內動,則吞咽不利,視物模糊;風人厥陰,則牙關緊閉,呼吸微弱,甚則死亡。火邪入侵,氣血壅滯,迫血妄行,則患部腫脹、出血;熱盛肉腐,則肌肉潰爛;熱人營血,則寒戰高熱,神昏譫語,甚則死亡。
[診斷]
一、局部表現被毒蛇咬傷后,患部一般都有較大如針戳傷的毒牙痕,而無毒蛇咬傷后其牙痕小且排列整齊。患部如被污染或經處理,則牙痕難以辨認。
神經毒毒蛇咬傷后,局部不紅不腫,無滲液、麻木,不痛或微痛,常被忽視而不及時處理,但所回流的淋巴結有腫大和觸痛。
血循毒毒蛇咬傷后,傷口劇痛,腫脹明顯,滲血,周圍起水皰,嚴重者整個肢體腫脹,傷口潰爛壞死,所回流的淋巴結腫大壓痛。
混合毒毒蛇咬傷后局部即具有以上兩種表現。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