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疾病 第三節 毒蛇咬傷第 4 頁
二、血循毒(火毒)主要是對心血管和血液系統產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
(一)心臟毒素毒性極強,可損害心肌細胞的結構和功能。高濃度心臟毒素能引起離體蛙心收縮期停跳,低濃度時反能興奮。此毒素對哺乳動物心臟有極強的毒性作月,發生短暫興奮后轉入抑制,心搏動障礙,心室纖顫,心肌壞死,最后死于心衰。
(二)出血毒素是一種血管毒,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形態仍然完整,沒有損害細胞作用,如尖吻蝮蛇、蝰蛇等含有出血毒素,可以引起廣泛性血液外滲,導致顯著的全身性出血,甚至肺、腎、心、肝臟實質出血而死亡。
(三)溶血毒素含有直接或間接溶血因子,間接溶血因子為磷脂酶A,能使卵磷脂分解出脂肪酸而成溶血卵磷脂。在眼鏡蛇、蝰蛇的蛇毒中的,直接溶血因子能直接溶解紅細胞。直接溶血因子與間接溶血因子有協同作用。近年來研究證明,直接溶血因子與心臟毒素是同一種物質。
三、酶蛇毒含有多種酶,使蛇毒的致病機理更為復雜,其毒性較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蛋白質水解酶多種蛇毒都含有此種酶,它能溶解肌肉組織和損害血管壁,引起蛇傷局部組織的壞死、出血,甚至深部組織潰爛。
(二)磷脂酶A主要是間接溶血作用,它使卵磷脂分解成溶血卵磷脂,導致溶血,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出血,使組織釋放組織胺、5-羥色胺、腎上腺素、緩動素等,間接影響心血管及神經系統的功能。
(三)透明質酸酶可以破壞結締組織的完整性,促使蛇毒從咬傷部位向其周圍迅速擴散、吸收。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