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乳房疾病 第一節 乳癰第 2 頁
[鑒別診斷]
一、炎性乳癌是一種少見的特殊類型的乳腺癌。多發生于年輕婦女,尤其在妊娠或哺乳期。乳房迅速增大,常累及整個乳房的l乃或1/Q以上,并可迅速波及到對側乳房。其皮膚顏色為一種特殊的暗紅或紫紅色,毛孔深陷呈橘皮樣或豬皮樣改變,局部腫脹有輕觸痛,但患側乳房多無明顯腫塊可觸及,患側腋窩常出現轉移性腫大淋巴結,但全身的炎性反應較輕微。針吸細胞學病理檢查可查到癌細胞。
二、漿細胞性乳腺炎多發于非哺乳期婦女,哺乳期也可發生。其腫塊發于乳暈部,多伴乳頭凹陷內縮,乳暈皮膚紅腫,有瘙癢感或燒灼感,后期轉為疼痛.乳頭溢出紅棕色、綠色或黑色液體,乳暈下區可捫及邊緣不清的軟結節,偶為硬結節。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氣滯熱蘊乳房部腫脹疼痛,腫塊或有或無,皮色不變或微紅,乳汁排泄不暢;伴惡寒發熱,頭痛骨楚,口渴,便秘;舌淡紅或紅,苔薄黃,脈浮數或弦數。
辨證分析:情志內傷,肝氣郁結,郁久化熱,加之產后恣食厚味,胃內積熱,以致肝胃蘊熱,氣血凝滯,乳絡阻塞,不通則痛,故乳房腫脹疼痛有塊;毒熱內蘊,故患側乳房皮膚微紅;邪熱內盛,正邪相爭,營衛失和,故惡寒發熱,頭痛骨楚;胃經熱盛,故口渴、便秘、舌紅苔薄黃;弦脈屬肝,數脈主熱。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腫。
方藥:瓜蔞牛蒡湯加減。乳汁壅滯太甚者,加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蘆通乳;產婦斷乳后乳汁壅滯者,加生山楂、生麥芽回乳;產后惡露未盡者,加歸尾、川芎、益母草祛瘀;乳房腫塊明顯者,加當歸、赤芍、桃仁等活血祛瘀;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火麻仁通便。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