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乳房疾病第 2 頁
[乳房與臟腑經絡的關系]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乳房與經絡關系的記載,如:“足陽明胃經,行貫乳中;足太陰脾經,絡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陰肝經上膈,布胸脅繞乳頭而行;足少陰腎經,上貫肝膈而與乳聯;沖任二脈起于胸中,任脈循腹里,上關元至胸中;沖脈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焙笫泪t家認為,男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腎;女子乳頭屬肝,乳房屬胃。故乳房疾病與肝、胃二經及腎經、沖任二脈關系最為密切。
乳汁來源于脾胃水谷精微,因胃主納谷,脾主運化,同居中央,屬土味甘,故乳汁之味甘。脾胃氣壯,則乳汁多而濃;血衰則少而淡。沖任為氣血之海,上行為乳,下行為經,婦女哺乳期則經止。乳汁的分泌、控制和肝木之氣有關,肝主疏泄,若肝氣不舒,疏泄不利,即可發生乳房疾病。
[病因病機]
清·余聽鴻《外證醫案匯編》說:“乳癥,皆云肝脾郁結,則為癖核;胃氣壅滯,則為癰疽!比榉考膊〉陌l生,主要由于肝氣郁結、胃熱壅滯、沖任失調、肝腎不足、痰瘀凝結、乳汁蓄積或外邪侵襲等,影響乳房的正常生理功能而發生病變。
一般而言,感染性乳房疾病多由乳頭破碎,感染毒邪;或嗜食厚味,脾胃積熱;或情志不暢,肝氣郁結,以致乳汁積滯,郁久化熱,熱盛肉腐而成。腫瘤性乳房疾病,則系憂思郁怒,脾胃受損,以致氣郁痰凝,阻于乳絡而成。
乳房疾病多由肝、胃二經受病。臨床辨證要觀察局部病變,又須詳究全身癥狀,從而審癥求因,辨證論治,F將辨證要點歸納于下。
一、肝胃蘊熱由于情志內傷,肝氣郁結,失于調達;飲食不節,胃經積熱,氣血凝滯,郁久化熱,易致局部紅腫熱痛,釀膿如雞啄劇痛;憎寒壯熱,口干欲飲,全身酸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脈弦數或滑數,舌苔白厚或黃干等。如乳癰、乳發多與此有關。
二、肝氣郁結由于憂思郁悶,肝失條達,脾失健運,痰濁內生,以致氣滯痰凝,脈絡不和,積聚成核,如桃李樣,質堅,表面光滑,推之可動,腫塊隨喜怒而消長;心煩易怒,胸悶不適,月經不調,舌苔薄黃,脈弦滑等。如乳癖、乳核多與此有關。
三、肝腎不足由于后天失調,或先天不足,生育過多,以致肝腎虧損,沖任失調,精血不足,肝失濡養,易致肝氣郁結,橫逆犯脾,脾失健運,痰濁內生,氣滯痰凝而成隱核。
其結塊的生長與發展,常與發育、妊娠、月經等有關,脹痛常在經前加劇,經后痛減;并有頭暈耳鳴,腰酸肢軟,月經不調,舌苔薄,脈濡軟無力等。如乳疬、乳癌、乳癖常與此有關。
四、陰虛痰凝由于肝腎陰虧,以致陰虧火旺,肺津不能輸布,灼津為痰,痰火凝結于乳絡,結塊皮色不變,隱隱作痛;撨t緩;常伴有午后潮熱,干咳顴紅,形瘦食少,夜寐盜汗;舌質紅,苔薄,脈細數等,如乳癆常與此有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