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六節 無頭疽第 5 頁
環跳疽
環跳疽是指發生在髖關節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好發于兒童,局部漫腫疼痛,影響關節屈伸活動,全身癥狀嚴重,潰膿后難以收斂,容易造成殘廢。《外科大成》云:“環跳疽生環跳穴,漫腫隱痛,尺脈沉緊,腿不能伸。”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中醫有不同的名稱,如發生于膝關節的,稱疵疽;發于足踝關節的,稱足踝疽;生于肩關節的,叫肩中疽;生于肘關節者,叫肘疽;生于腕關節,叫兌疽。病名雖異,但其病因·,證治與環跳疽相似。本病相當于西醫的化膿性髖關節炎。
[病因病機]
與附骨疽基本相同,也可由髖關節附近外傷感染毒邪或附骨疽直接蔓延至關節而引起。
[診斷]
好發于14歲以下兒童。發病部位在髖關節(環跳穴)。
初起即有惡寒、高熱、頭痛等全身癥狀。髖部筋骨隱隱作痛,皮色不變,活動障礙。繼而疼痛加劇,呈半屈曲狀,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翻。成膿期皮膚掀熱,皮色微紅,疼痛劇烈,腫勢蔓延腰胯,下及大腿,關節呈半屈曲位;伴高熱、口渴、大便秘結,按之有波動感者,為內已成膿。化膿期約在發病后1—3個月。潰后流出黃稠膿液,后變稀薄,全身癥狀減輕,而瘡口不易愈合。愈后常見關節畸形、僵硬、不能活動,或造成關節脫位或僵硬,而形成殘廢。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可高達11.0X109幾一20.0X109幾,中性粒細胞80%一90%。X線攝片在早期僅見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無骨質變化。后期可見關節軟骨破壞,關節間隙變窄,同時骨質有脫鈣現象。關節穿刺液可作細菌培養及細胞計數、分類。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