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四節 發第 9 頁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濕熱下注足背紅腫,灼熱疼痛,腫勢彌漫;伴寒戰高熱;惡心欲吐,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濕熱毒邪與正氣相搏,故寒戰高熱;濕邪中阻,故惡心欲嘔、納差;濕熱內結,故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下注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和營化濕。
方藥:五神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
二、外治法
參照“手發背”。
[預防與調攝]
1.患足忌行走,以減少患肢負荷。
2.抬高患肢,并使患足側位放置,以利膿液引流。
[結語]
癰之大者名發,相當于西醫的癤、癰并發蜂窩組織炎、急性蜂窩組織炎。其特點是:在皮膚疏松的部位突然紅腫蔓延成片,灼熱疼痛,紅腫以中心最為明顯,四周較淡,邊緣不清,伴有明顯全身癥狀。依病位不同,有鎖喉癰、臀癰、手發背和足發背。鎖喉癰熱毒聚結證,治宜散風清熱、化痰解毒,方用普濟消毒飲;熱傷胃陰證,治宜益胃養陰、清解余毒,方用益胃湯加減。臀癰濕火蘊結證,治宜清熱解毒、和營化濕,方用黃連解毒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濕痰凝滯證,治宜和營活血、利濕化痰,方用仙方活命故加天南星等;氣血兩虛證,治宜調補氣血,方用八珍湯加減。手發背熱毒蘊積證,治宜清熱解毒、和營消腫,方用五味消毒飲合仙方活命飲加減;氣血虧虛證,治宜調補氣血,方用八珍湯加減。足發背濕熱下注證,治宜清熱解毒,和營化濕,方用五神湯合仙方活命飲加減。外治依一般陽證瘡瘍分期施治。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