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四節 發第 8 頁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成膿期宜切開排膿;潰后摻八二丹外蓋紅油膏,膿凈改用生肌散或生肌白玉膏。
足發背
足發背是發生在足背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全足背高腫掀紅疼痛,足心不腫。
《瘍醫大全》云:“腳發背生于腳背筋骨之間,乃足三陰三陽之所司也,皆緣濕熱相搏,血滯于至陰之交或赤足行走沾染毒涎,抑或撞破誤觸污穢而成。”相當于西醫的足背部皮下疏松結締組織的化膿性炎癥。
[病因病機]
多因濕熱下注于足背部,氣血凝滯,蘊積成毒,化熱外發;或因足部外傷,瘀血阻滯,感染毒邪而成。
[診斷]
初起足背紅腫,灼熱,疼痛,腫勢彌漫,邊界不清,活動受限,約5—7天后腫脹迅速增大而化膿,伴寒戰高熱、納差、惡心欲嘔等全身癥狀。潰后膿出稀薄或夾有血水,皮膚濕爛,全身癥狀也隨之減輕。若局部潰破遲緩,潰后久不收口,可損傷筋骨。
[鑒別診斷]
丹毒皮色鮮紅,邊界清楚;一般不會化膿;常有反復發作史。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