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三節 癰第 8 頁
[病因病機]
多因濕熱下注,流于脈絡所致;或因患肢潰破、足跟皸裂、凍瘡潰爛、足癬、濕疹等感染毒邪.以致濕熱蘊阻,經絡阻隔,氣血凝滯而成。
[診斷]
初起委中穴處木硬疼痛,皮色不變或微紅,形成腫塊則患肢小腿屈伸困難,行動不便。
伴惡寒發熱、納差等癥狀。如腫痛加劇,身熱不退,約2—3周后則欲成膿。潰破后2周左右而愈。
膿成后切口過小或位置偏高,或任其自潰,膿出不暢,則影響瘡口收斂。
瘡口愈合后,患肢仍屈曲難伸者,經功能鍛煉后,約2—3個月可恢復正常。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濕熱蘊阻委中穴處木硬腫痛,小腿屈曲難伸;伴發熱,口干納差;舌質淡紅,苔黃膩,脈數。
辨證分析:濕熱之邪下注,蘊阻于胭窩,致經脈阻塞,氣血凝滯,故硬腫木痛;邪毒阻滯經絡,以致經絡不利,故屈伸不利;濕熱內蘊,故發熱,口干;舌質紅、苔黃膩、脈數均為濕熱蘊阻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和營消腫。
方藥:活血散瘀湯合五神湯加減。濕熱重者,加革蘚、生苡仁清熱利濕;膿成者,加炙山甲、皂角刺消毒排膿。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