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損傷后遺癥 第三節 周圍神經損傷第 3 頁
5.坐骨神經損傷
(1)坐骨神經干高位損傷 膝關節屈曲功能喪失,小腿及足部肌肉全部癱瘓,足下垂。小腿后、外側和足部淺感覺消失。
(2)腓總神經損傷 呈現足下垂,足不能外翻和背伸,小腿前外側和足背淺感覺消失。若腓深神經損傷,則出現足下垂,第1、2趾之間皮膚感覺喪失。不影響足的外翻活動。
(3)脛神經損傷 主干損傷時,足不能跖屈、內翻活動,足趾不能跖屈及收展活動。足底內、外側神經損傷時,足趾不能跖屈,足底及各趾末節的背面淺感覺消失。
【治療】
1.原則 加強血液循環,增強傷部組織新陳代謝,改善神經細胞和組織的興奮性,促使受累肢體的功能恢復。
2.施術部位 受累肢體。
3.取穴
上肢 取天鼎、缺盆、肩井、天宗、肩貞、極泉、曲池、小海、外關、內關、合谷,及上肢神經易觸及的部位。
下肢 取環跳、上繆、次繆、承扶、殷門、委中、承筋、承山、昆侖、太溪、氣沖、沖門、髀關、風市、陽陵泉、足三里、絕骨、解溪、血海、陰陵泉、三陰交、公孫、太白,及下肢神經易觸及的部位。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