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損傷后遺癥 第三節 周圍神經損傷第 2 頁
【臨床表現與診斷】
周圍神經損傷,具有受累肢體的肌張力降低、反射、感覺、運動消失等特點。肌肉逐漸萎縮,傷后3個月最明顯,1到2年萎縮達到極限。并出現皮膚、肌肉、關節囊萎縮變性,骨質疏松,關節強直,指甲粗糙等。不完全損傷,受累肢體可保存部分功能,并可出現感覺過敏現象。
1.臂叢神經損傷 輕者,僅上肢某一部分不能運動,無明顯感覺障礙,可出現部分肌群癱瘓或運動無力;重者,受累肢體出現較重的癱瘓和運動、感覺障礙。臂叢神經完全損傷,受累以下肢體呈弛緩性下垂,并隨軀干運動而搖擺,由于肌肉嚴重萎縮、松弛,肱骨頭常位于關節下半部而呈半脫位。上臂損傷,肩、肘、腕及掌指關節自主運動功能喪失,前臂處于旋前位,上肢外側麻木,大魚際肌與橈側屈腕肌麻痹。前臂損傷,前臂或腕的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上肢內側麻木,手內在肌癱瘓,小指、無名指屈伸功能喪失。
2.橈神經損傷 傷主干者,出現腕下垂,伸指肌與拇外展肌功能喪失,一、二掌骨背側面皮膚感覺消失。深支損傷,出現伸指肌和拇外展肌功能喪失,橈側伸腕長肌功能存在;淺支損傷,僅出現拇、食指背側皮膚感覺消失。
3.正中神經損傷 傷后橈腕關節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對掌,拇、中、食三指屈肌功能喪失,大魚際肌肉萎縮,呈猿手。橈側三個半指掌面淺感覺消失。
4.尺神經損傷 傷后出現小魚際肌和骨間肌萎縮,各指不能做收展動作,小指、無名指的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呈爪形畸形;小指與無名指尺側半掌面與背側皮膚感覺消失。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