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五行學說第 14 頁
根據相生關系確定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滋水涵木法:滋水涵木法是滋養腎陰以養肝陰的方法,又稱滋養肝腎法、滋補肝腎法、乙癸同源法。適用于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甚者肝陽偏亢之證。表現為頭目眩暈,眼干目澀,耳鳴顴紅,口干,五心煩熱,腰膝酸軟,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舌紅苔少,脈細弦數等。
益火補土法:益火補土法是溫腎陽而補脾陽的一種方法,又稱溫腎健脾法、溫補脾腎法,適用于腎陽式微而致脾陽不振之證。表現為畏寒,四肢不溫,納減腹脹,泄瀉,浮腫等。
這里必須說明,就五行生克關系而言,心屬火、脾屬土。火不生土應當是心火不生脾土。但是,我們所說的“火不生土”多是指命門之火(腎陽)不能溫煦脾土的脾腎陽虛之證,少指心火與脾陽的關系。
培土生金法:培土生金法是用補脾益氣而補益肺氣的方法,又稱補養脾肺法,適用于脾胃虛弱,不能滋養肺臟而肺虛脾弱之候。·該證表現為久咳不已,痰多清稀,或痰少而粘,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四肢乏力,舌淡脈弱等。
金水相生法:金水相生法是滋養肺腎陰虛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補肺滋腎法、滋養肺腎法。金水相生是肺腎同治的方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潤金之妙”(《時病論·卷之四》)。適用于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精氣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腎陰虛者,表現為咳嗽氣逆,干咳或咳血,音啞,骨蒸潮熱,口干,盜汗,遺精,腰酸腿軟,身體消瘦,舌紅苔少,脈細數等。
(2)根據相克規律確定治療原則:臨床上由于相克規律的異常而出現的病理變化,雖有相克太過、相克不及和反克之不同,但總的來說,可分強弱兩個方面,即克者屬強,表現為功能亢進,被克者屬弱,表現為功能衰退。因而,在治療上同時采取抑強扶弱的手段,并側重在制其強盛,使弱者易于恢復。另一方面強盛而尚未發生相克現象,必要時也可利用這一規律,預先加強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發展。
抑強:用于相克太過。如肝氣橫逆,犯胃克脾,出現肝脾不調,肝胃不和之證,稱為木旺克土,用疏肝、平肝為主。或者木本克土,反為土克,稱為反克,亦叫反侮。如脾胃壅滯,影響肝氣條達,當以運脾和胃為主。抑制其強者,則被克者的功能自然易于恢復。
扶弱:用于相克不及。如肝虛郁滯,影響脾胃健運,稱為木不疏土。治宜和肝為主,兼顧健脾,以加強雙方的功能。
運用五行生克規律來治療,必須分清主次.或是治母為主,兼顧其子;治子為主,兼顧其母。或是抑強為主,扶弱為輔,扶弱為主,抑強為輔。但是又要從矛盾雙方來考慮,不得顧此失彼。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