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由”與“祝由科”名義考第 5 頁
“祝由科”是用“詛咒”
之術驅病的方法
按《歷代職官表》所載,“祝由”治病的方法在周代至唐代以前的官方醫療機構中都沒有被提到,但是在唐代的“太醫署”中卻是四大科之一,只不過名字叫作“咒禁”,唐代的“太醫署”既是醫學教育機構,又是醫療單位,在編制上分為四科:醫科、針科、按摩科、咒禁科。從唐代以后到明代以前,“祝由”或“咒禁”的名稱又不見于官方記載了。明代的最高醫療管理和教育機構是“太醫院”。太醫院中設有十三科:大方脈、小方脈、婦人、瘡瘍、針灸、眼、口齒、接骨、傷寒、咽喉、金鏃、按摩、祝由。一方面,祝由治病的方法又重新得到了官方最高醫療機構的承認和扶持;另一方面,祝由科已經是十三科之末了,因此有“祝由十三科”之稱。到了清初,太醫院的科別設置減為十一科,祝由科被排斥出了太醫院。清代名醫徐大椿《醫學源流論·卷下·祝由科論》說:“(祝由)古法今已不傳。近所傳符咒之術,間有小效,而病之大者,全不見功!
用“詛咒”之法治病,在古書中多有記載。如《抱樸子·至理篇》:“吳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驗……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與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說苑·辨物》:“吾聞古之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薦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而來者,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韓詩外傳漢·韓嬰·卷十》:“扁鵲過虢侯,世子暴病而死。扁鵲造宮,曰:‘吾聞國中卒有壤土之事,得無有急乎?’曰:‘世子暴病而死!怡o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治之。’庶子之好方者出應之,曰:‘吾聞上古醫者曰茅父,茅父之為醫也,以莞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之,發十言耳,諸扶輿而來者,皆平復如故。子之方豈能若是乎?’”至于詛咒時的咒語,古書多有記載,如《黃帝祝由十三科》一書,就詳細記載了各種咒語,茲不贅述。
可見,今人所謂古代的“祝由科”是“精神療法”、“心理暗示”、“對天禱告”等等,多是不確切的。“祝由科”實際是用“詛咒”之術驅病的方法,這才是正確的訓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