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由”與“祝由科”名義考第 2 頁
另外,從《素問·移精變氣論》的全文來看,若依此訓釋,也文從字順。上古之世,人們“內無眷慕之累,外無伸官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故可祝由而已。”而到了后世,“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又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臟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從本段文字可見,在上古那恬淡的時代,只用“斷絕患病的根由”的方法就能治愈。而到了后世,各種病邪侵入人體,只用“斷絕患病的根由”方法就不能治愈了。
其實,“祝由”是“斷絕患病的根由”這一含義,古代學者已有論述。元代學者陳櫟在《素問祝由辨》中云:“《書·泰誓篇》曰:祝降時喪。孔氏注:祝,斷也。今以祝訓斷,謂但斷絕其受病之由。正與上文移精變氣相照應,轉移自己的精神,變改其所感受陰陽風雨晦明之六氣,而斷絕其受病之由,則其病自已。如病由于寒,則斷其寒而暖之,病由于熱,則斷其熱而涼之。祝斷其由,如所謂拔其本塞其源,意義豈不顯然明白乎。”本斷文字非常清楚地指明“祝由”的方法,即“斷絕其受病之由”。這一方法是從根本上“拔其本塞其源”的方法。實際上古今許多治病的方法都是采用“祝由”的方法,也就是說從根本上“斷絕患病的根由”的治療方法。
因此,“祝由”并不是“祝說病由”,而是“斷絕患病的根由”,這才是其真實含義。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