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朝百脈 非肺潮百脈
范鐵兵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近日拜讀《中國中醫藥報》2011年3月23日發表的《肺朝百脈:肺使百脈如潮》(下文簡稱《潮》文)后深受啟發。但是對將“肺朝百脈”理解為“肺使百脈如潮”一說,筆者不敢茍同。
《潮》文認為:“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如果再講一次“百脈匯歸或‘會聚’于肺”,語意上就重復,并使下文缺少主語,與緊接的“輸精于皮毛”的語意也銜接不起來。筆者認為,實際上“百脈匯歸或‘會聚’于肺”是“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的互文,著重說明了所要闡釋的內容,并且指明了因果關系,亦符合文理與邏輯關系,故無重復之嫌。此外,所謂使“輸精于皮毛”缺少主語的說法,實際上是省文的寫作手法,補充完整即“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肺)輸精于皮毛”。
《潮》文“查‘朝’字原為‘早晨,太陽升起’之意,在《內經》中亦與現代漢語的‘潮’字通用。古人對于海水之定時漲落,習慣上早潮曰潮,晚潮日汐。在《內經》中就用潮汐般日夜周期性有規律運動來形容氣血之運行。如《素問·五藏生成篇》有‘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之說。”然張景岳對“八溪”的注釋為:“八溪者,手有肘與腋,足有胯與腘也,此四肢之關節,故稱為溪。”如是,四肢之關節如何能做到潮汐般日夜周期性有規律的運動?此外,將張景岳的注釋“朝夕者,言人諸脈。髓、筋、血、氣,無不由此出入而朝夕運行不離也”認為是“潮汐般日夜周期性有規律運動來形容氣血之運行”是不妥的。從“無由此出入而朝夕運行不離也”可以看出,張景岳注釋實際上是指“氣血日夜運行,周而不息”之意。肺主一身之氣,調節全身的氣機,所以血的運行亦有賴于肺氣的敷布與調節。“肺朝百脈之氣”后,通過肺的宣降作用,將水谷精微之氣布散至全身,外達于皮毛。
又《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云:“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藏,邪氣獨居于身,故甚也。”從這段文字中不難看出,此“朝夕”指“早晚”而言。《素問·移精變氣論》云:“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藏骨髓,外傷空竅肌膚。”此段文字表明“朝夕”代指“時刻不間斷”之意。此皆無“潮汐”之意。如此,怎能用“潮汐”來形容氣血的運行規律。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