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中醫創新文化氛圍莫走偏第 2 頁
“唯經典是尊”是否導致學術批判淡化
經典理應受到尊重,因為經典具有真理性與學術權威性。中醫經典理論是中醫發展的源頭與依據,是中醫的根。《內經》、《傷寒論》等經典的巨大貢獻,是真實的歷史,值得我們敬仰和尊重。這是我們對中醫經典應持有的基本認識和態度。
但如果將對經典的敬重達到極致,凡論述皆以經典為據,近經典者則是,遠經典者則非,“唯經典是尊”,經典成為了至高無上的標準,中醫發展也就難以再有創新了。
“唯經典是尊”時,便不會再對經典理論有任何懷疑,沒有了懷疑也就不會再有學術批判。這實際是不正常的學術現象。唯有百家爭鳴,百花爭艷,才能促進學術研究的發展與繁榮。合理的懷疑,是科學活動的基本特征,合理的懷疑主義堅持科學無頂峰、無偶像、無禁區,主張科學家應具有懷疑和批判精神,不承認世界上有什么絕對權威的結論,決不在未經任何分析批判時盲目地接受任何東西。中醫經典既有權威性,又具有歷史性;其真理性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很多中醫理論有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尚處在假說階段,很多原理有待驗證),唯有不斷質疑求真,糾正完善,才能使真理達到永恒。
缺乏學術批判的文化,不可能為中醫創新營造適合的氛圍,為中醫催發創新動機、提升創新能力。當下“唯經典是尊”的現象,本質上是中醫學術批判淡化與缺失的表現。所以,我們對待經典既要敬重,又要堅持經典具有時代性的歷史認識論,用尊重與批判的雙重眼光對待經典,認識經典,發展經典。唯有如此,對中醫的認識才會不斷深化,不斷突破,不斷飛躍。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