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新解
張士舜 朱月欣 石家莊華光中醫腫瘤醫院
同病異治是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發病的時間、地區及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或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所表現的證不同,因而治法各異。異病同治是指幾種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相同的病機,則采用同一種方法治療。中醫治病主要不是著眼于病的異同,而是注重證的區別。
無獨有偶,西醫學向前發展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孫燕院士近日指出:分子靶向治療在某種意義上也體現了中醫的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同病異治一個成功的例子就是吉非替尼對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的肺腺癌有良好療效;伊馬替尼在慢性髓性白血病和表達CD117的胃腸道間質瘤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腫瘤中的獨特療效則是異病同治的最好例證。
孫院士進一步指出:這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分子靶向治療和我國傳統理論的結合。中醫有辨證論治、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理論,根據這個理論就很容易理解靶向治療,只是我們目前辨的不是寒熱虛實,而是基因突變、受體和關鍵的酶。
肺癌分為小細胞和非小細胞兩大類,但不同的組織學類型如鱗癌和腺癌存在很多不同,首先有很多基因不同。此外,不同組織學類型的肺癌存在不同的藥物基因組學。治療上腺癌與鱗癌完全不同。肺腺癌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療效比較好。這種研究還在進一步進行中。
孫院士的重要學術成就之一是創造性地將中醫藥及其理論用于腫瘤治療,這種治療屬于個體化治療,而規范化與個體化治療相結合,對腫瘤化療療效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中醫學的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也在發展,已提升到了一個新的現代化水平,正在與國際接軌。如皮膚癌、舌癌、食管癌、宮頸癌絕大部分都是鱗狀細胞癌,均可以在中藥治療中加上抗鱗癌的中藥有效成分;甲狀腺癌、胰腺癌、胃癌、大腸癌等絕大多數都是腺癌,均可以在中藥治療中加上抗腺癌的中藥有效成分,這就是異病同治。就一個病來說,比如肺癌,有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非小細胞癌分為肺鱗癌、肺腺癌,肺腺癌又包括肺泡癌等,其治療是不同的。在辨證論治的同時,肺鱗癌應加上治鱗癌的中藥;肺腺癌應加上治腺癌的中藥;肺泡癌應加上治肺泡癌的中藥;小細胞肺癌應加上治小細胞癌的中藥,這就是同病異治。應該說這是更高層面的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更體現了中醫藥的整體觀精神,整體調控治療疾病的特點,更體現了治療的個體化,更進一步提高了臨床療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