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中醫夢第 3 頁
中醫在大數據時代必將發生巨變
在當今信息社會和正在進入的大數據時代,中醫藥必須高度重視和充分利用這次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以期彌補其缺乏數據的歷史局限和學術尷尬,使其整體的、宏觀的、粗放的醫學認知能夠獲得微觀信息和數據的支撐,從而實現在宏觀整體基礎上更精準地認知世界、更精確地維護人體健康和調整疾病狀態。我們不難預見,在不遠的將來中醫藥必將通過自身的突破和巨變,對人類健康事業產生新的巨大影響:
——滲透著天人合一等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的“環境(自然社會)—能量(信息)—個體(身心)醫學模式”必將取代并不完美的恩格爾提出的“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
——中醫文化入學教育必將在全國中醫藥院校中普遍開展,使中醫藥大學新生能夠主動積極地把握自己的中醫人生,力爭“贏在起跑線上”;中醫藥大學的課程設置必將符合中醫藥文化傳播和學術傳承的規律;中醫藥大學的生源必將從具有堅實的中國傳統文化基礎的高中生中優先選擇;有遠見的中醫藥大學、教育管理者、投資者必將率先開辦中醫藥大學附中或中醫少年班。
——中醫學術的創新不再簡單尋求物質實體為支撐,必將以象信息為主要依據、以象思維為主要認知方式,進行中醫藥學術創新模式的升級換代;中醫對疾病的認知必將從現代對人體微觀認識的最新成果中,提煉出對“象”的新認知,可望創造出與微觀緊密對應的新的“證型”;對中醫“象”與人體正常以及病理實體的對應關系、“象”與治療原則的對應關系、“象”與中醫干預手段及調控效果的對應關系等的機理和過程,必將獲得更加清晰的認識和闡述,并以此為基礎,升華中醫藥學術理論體系,甚至有可能創造出新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
——中西醫優勢互補必將在臨床實踐中實現有機整合,患者在就醫時也能夠獲得指導,更加理性地選擇中醫或西醫;對醫療方式的評價,必將更加人性化和更注重治療方法的性價比評價;為了更全面地認識生命、健康、疾病和死亡,必將從科學文化角度對人體身心靈進行具有科學依據和學術價值的探索;中醫的生命觀、疾病觀和死亡觀必將廣泛普及,被疑難疾病嚇死的案例將大幅下降;中醫院單一的醫療服務必將分化為“醫療、養生、康復”三足鼎立的新型中醫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大數據時代必將深刻影響中醫診療過程,將出現以象信息為中心進行采樣、分析和評價的“中醫數字檢查室”,將全面實現辨證依據的數據化。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