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中醫的根第 3 頁
一位不愿具名的老中醫表示:“西醫正勁的風頭下,中醫正面臨走下坡路的危險。”他認為,當前醫學生中西結合的教育模式無可厚非,但以往的“五五開”變成了現今的“三七開”,西醫課程比重的逐年擴張令人擔憂。
“雙精通”之路并不平坦,中醫的高投入、漫長的成長周期,與短期的低回報似乎難成正比。“既要學習易經八卦,從文化上了解中醫,又要走西醫的思路。巨大壓力之下,必須能耐得住寂寞。”董曉斌說。
培養純中醫隊伍
“中醫教學是分層次的。”包培榮認為,中醫教育應當分為中西結合模式和純中醫模式。在保留中西結合教育的學生群體的同時,建立起一批純中醫的醫師隊伍,專注于會診而不是病房,這關系到傳統中醫的“根”。
“一旦中醫的基因消失了,再想找回來是幾乎不可能的。”一位老中醫坦言,目前中醫藥的弱勢、一些傳統技法的消失似乎是“錢”的問題,而等將來這部分掌握傳統中醫藥知識的人沒了,再拿多少錢也是“買”不回來的。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