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是彰顯中醫先進性第 2 頁
在對突出中醫特色的認識上,我們時刻不能忘記其根本意義所在,以為突出中醫特色就是要守住中醫的傳統,使之原汁原味,這是遠遠不夠的。試想,假如我們的特色不能成為一種優勢,不能成為一種強大的競爭力,我們將如何來傳承?失去社會需求,即使靠政策的保護傳承下來又有什么意義呢?
中醫理論中的許多思想如整體思維、陰陽平衡觀、五行聯系觀、氣一元論等,仍然是當下整個醫學普遍認可的科學思想,但是在理論細節和防病治病方法上,中醫既有先進的一面,也存在不足的一面。突出中醫特色,就是在弘揚先進的同時,把不足的、落后的一面經過發展、提高使之完善,成為優勢。中醫特色是中醫本質的反映,失去中醫特色,就等于是中醫的消亡。中醫要代代傳承,就要通過發展、創新不斷為中醫注入旺盛的生命力,使之保持永久的活力。所以,突出中醫特色也要樹立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提高中醫特色理論和特色方法的科學水平。
要辯證地認識中醫特色的變與不變,“不變”是指中醫特色的本質不變,如基本思維、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不變;“變”則是指其思維的系統水平、理論的科學水平、方法的現代水平要隨時代不斷發展提高。與時俱進,就是要求中醫的特色理論與方法不斷去滿足日益提升的社會需求。“與時俱進”不要僅停留在口號上,要貫徹到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中,在堅守特色的同時積極進行實踐探索。
中醫與中國傳統文化血脈相連,所以,突出中醫特色,還肩負著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但是,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中醫臨床首先要得到很好的發展,要有充足的生命力。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是皮,中醫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可是,中醫如果先行消失,傳統文化又靠誰來承載和傳承?所以,要讓中醫成為傳統文化的承載者,首先讓中醫屬于自然科學的那一部分(即科學中醫)得到很好的發展,化為臨床永久的優勢,這樣社會才能對中醫有需求,中醫才有可能和能力承擔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我曾經提出,“中醫復興,首先是科學中醫的復興”,這是中醫發展的邏輯起點,因為社會需要的首先是科學的中醫,即能夠防治疾病的中醫,沒有科學中醫的復興,就不可能有包括“文化中醫”在內的整個中醫的復興。有人擔心發展科學中醫會弱化文化中醫,因而找出種種理由阻礙將中醫放入科學范疇中進行研究。可以推斷,如果因此放棄對科學中醫的發展,文化中醫也將隨著科學中醫的衰弱而枯萎。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