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復興首先是科學中醫的復興第 4 頁
自由探索,倡導的是一種寬松自由的科學研究的氛圍。在對待中醫研究的問題上,學術界總有一些清規戒律阻礙著對中醫的自由探索,什么“西化”了,“中西不通約”了,“違背中醫自身規律”了,令研究者神經緊張,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在這樣的氛圍中從事中醫研究,是很難有突破的。我們應該看到西方國家用先進科學方法研究中醫對中國形成的“倒逼”現象,更應該充分認識到完全采用傳統方法已經很難推動中醫的快速發展。承認中醫是科學,又不許向現代科學問道,這表現出的是對中醫科學性的信心不足。什么樣的方法可以使中醫發展的車輪快速滾動起來?答案是未知的,仍然需要時間去探索,如果現在就規定怎么做可以而怎么做不可以,是不是為時尚早?中醫立足社會,首先從科學中醫的復興開始。一切科學方法都是因為科學需要而誕生,具有自然科學屬性的中醫,為什么不能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去探索呢?何況科學研究是允許失敗的。為了讓中醫研究走上理性軌道,就必須廢除一切人為設置的條條框框,排除一切功利性干擾,摘掉研究者頭上的緊箍咒,讓中醫研究同其他科學研究一樣,有一個輕松自由的研究氛圍。
學術質疑,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學術的發展與促進,而學術的發展不能沒有理性的質疑與批判。“質疑是研究的起點,批判是科學的生命”。中醫理論因為形成的方法限于自然哲學層面,久遠而古老,在某些原理和理論細節上,難免有主觀臆想和牽強附會之處,澄清理論是非,首先需要理性的質疑。中醫學界一向崇古尊經,少有向經典問難者,似乎質疑經典就是大逆不道,這不是正常的學術現象。我們敬畏經典,但不迷信經典。一切以經典為準繩,順經典者是,逆經典者非,將經典視為中醫真理的終極,中醫也就再難發展了。質疑經典,不是對經典的蔑視而是尊重。經典承載的是真理,質疑經典是為了真理更加真實、更加純潔。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