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傳播中醫文化
中醫視點:互聯網傳播中醫文化 蘇傳琦 南京中醫藥大學信息技術學院
互聯網是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等多種技術組成的一個信息平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遍布了全球。借助于互聯網的優勢開展中醫文化的傳播,形式豐富多樣,可以讓不同的人群領略祖國醫學文化的魅力,深入認識、建立信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中醫文化推廣和建設中來,集思廣益,共同推動祖國醫學進步。
中國互聯網發展迅速,最新統計網民人數達5.38億,普及率39.9%,其中又以中青年占大多數。互聯網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網上閱讀、網上討論、網上發布、網上購物等多種方式,讓信息傳播更加方便快速,足不出戶也能了解天下大事。互聯網傳播信息形式多種多樣,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層出不窮,現就幾種常見的形式結合中醫文化進行探討。
網站是一種常見形式,綜合性的站點可以介紹中醫各方面的知識,包含中醫的起源、發展、成果、特色等,讓人們對中醫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特色性的站點可以著重某一方面的信息發布,比如中醫古籍、中藥方劑、名醫、經典醫案等,提供一站式的異地預約掛號就診服務,方便人民通過中醫治療疾病,甚至可以考慮在網上按方售賣中藥。
博客是人們發布信息和交流常用方式之一,發布快捷,傳播快速,具有大眾化、自主化、全球化的特點。據統計,預計2012年底中國互聯網微博活躍注冊帳戶數突破1.68億人。目前“養生熱”,中醫養生成為了熱門話題,開設中醫博客,發布一些中醫養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助人們提高自身保健意識;對于愛好美食的人,可以發布一些中藥食療方;對于愛美的人,可發布中醫藥美容、減肥等方面的知識。
中醫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古籍中的文字不易理解,通過制作一些動畫視頻可以幫助人們了解中醫內涵,讓人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動畫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采用卡通動畫的方式制作一些科普性的視頻,可以通過比較夸張、比較輕松的表現方式展現中醫的理論,主要用于普通人群觀看;另一方面,采用三維動畫的方式制作一些用于教學、專業宣傳的視頻,通過寫實的表現方式真實客觀地展現中醫的各種理論,中醫在人體內外的表現現象等,主要用于中醫愛好人士觀看。此外,還可通過開設中醫論壇、中醫專題等多種基于網絡的形式,更好地傳播中醫文化。
值得提醒的是,在利用互聯網傳播中醫文化的同時,還要加強監管。比如,中醫藥的網站須通過國家權威部門認證和監督,中醫藥博客的發布可以依托于一些知名的中醫藥院校、名老中醫,制作的視頻也要經過業內專家評審等,杜絕虛假、片面、錯誤的信息,確保祖國醫學的嚴謹性和正確性。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