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視點:醫德體現在一言一行中
中醫視點:醫德體現在一言一行中 王繼友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一提到當好中醫大夫要講醫德,很多人都會說到“大醫精誠”。這看似簡單而又寓意深刻的四個字在許多中醫名醫、大家身上體現得最為透徹。筆者身邊的名中醫藥專家就是最樸素的,他們的大家風范往往就體現在“德、和、情、讓、謙”,這點點滴滴的一言一行中。
以德為先
上學的時候老師教育我們要先做人后做事,走到工作崗位上領導要求我們要先做人后做事。我們究竟怎樣做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想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樣才能夠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實實做事。我們身邊的名老中醫藥專家,在他們的行醫“字典”中查不到“回扣”兩個字,查千年古方尋不到他們的大處方蹤跡,少則七八味藥,多則十一二味,他們外出救治病人從不問出診費是多少,只想著那里的病人需要我,等著我,我是一個醫生。
為人和氣
待人處事和氣是中醫藥名家的共同點,他們更能理解“好言一句春風暖,惡語一聲三九寒”的道理和重要性,在他們行醫的每個細節里都能處處體現。他們問診都是“您哪里不舒服?”,絕不會是“怎么了?”等等字眼。和氣是一種尊重,是一種態度,從某種意義說更是一種“療法”。現在社會上有人說醫患關系復雜、糾紛多、投訴多,可細細看看我們身邊的名中醫藥專家,病人從來沒有投訴過他們。為什么?“和合”思想同樣也是醫生行醫問診的核心。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