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發展需要文化科普宣傳第 3 頁
媒體平臺好幫手
宣傳當然要借助媒體,媒體的傳播效力遠比現場活動力度大。近年來,我們利用電臺、電視、報刊等出版物做了大量工作。如2008年出版《中醫養生學》,2009年出版養生系列叢書;2009年以來在健康報刊上以“中醫說女人”和“中醫上下五千年”、“中醫藥花卉”為專題宣傳中醫藥科普知識;與電臺、電視臺合作做了多期節目,收到良好反映。筆者體會到專家要學會與媒體打交道,提高收視率和收聽率,是雙方共贏的需要。
文化宣傳應明確的問題
中醫藥科普文化為老百姓帶來的是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和理念,中醫藥為什么這樣而不是那樣是文化差異所造成。從根本上說中西醫區別就是文化區別,有些理念必須向老百姓交代清楚,用國學文化說明中國醫藥學理論,用理論指導運用才不至于在枝節問題上糾纏不清。
不同地域產生不同文化
西方醫學的文化特征是“征服”和“殺敵”。針對“侵犯者”西醫內科是“殺菌”、“殺毒”,西醫外科是“切除”。這樣一是治療本身就有傷害,二是問題出來后才治療。而中國醫學是在農耕文化影響下,注重培養、養育生命和防災害的醫學,“養生”、“不傷”、“和諧”是其最主要的特點。如此一是沒出問題就開始養護,二是調和是目標,治療過程力求不傷其本。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