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戰略構想(下)第 5 頁
ISO成立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放在中國,使我們在中醫藥國際標準制定中有了更多的主動權、發言權,可以以我們為主導制定一些標準。但總體來看,還在ISO游戲規則框架之內,我們屬于“參與者”,而不是“主導者”。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幾年,前二十年集中于內部思想解放、體制改革,后十幾年以加入WTO為標志,融入全球化經濟體系并迅速崛起。隨著中國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的日益增強和自信,中國不會永遠接受二戰后形成的國際秩序,中國將會利用改革開放后新得到的實力,努力改變國際體系,崛起的中國將會改變國際游戲規則。我們未來的目標,應當實施主導性戰略。
實行兩步走戰略
2007年初,筆者曾在《世界中醫藥》雜志和《中國中醫藥報》上撰文,根據當時的形勢和條件,在參與者戰略的總體框架下,提出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兩步走”的戰略,即近期戰略和中長期戰略。
作為近期戰略,一是要選擇恰當的人選,推薦進入相關國際組織;二是要用好在標準批準階段和關鍵環節上的國家投票權;三是支持中醫藥國際學術組織盡快制定國際組織標準。作為中長期戰略,首先要與ISO駐中國辦事處(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際合作司)合作,申請在ISO建立中醫藥技術委員會,并爭取承擔秘書處任務,為中醫藥標準直接進入ISO標準體系奠定組織基礎。其二,要加強與WHO合作,爭取WHO為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工作給予更多關注。第三,扶持以我國為主導的中醫藥國際組織制定國際標準,并與ISO建立工作關系。
之所以把上述三項任務作為實現中長期戰略的目標,主要基于時間上的考慮。根據當時形勢判斷,實現上述目標,可能需要五年或更長一些時間。
4年后的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ISO/TC249已經建立,我國承擔了秘書處的工作,已經制定了工作計劃,審查了新項目工作提案,成立了工作組。在我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WHO已決定將傳統醫學癥名、病名納入新版國際疾病分類代碼中,ICD-11傳統醫學部分正在研究制定中。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簡稱世界中聯)已經制定并發布8項國際組織標準,并已成為ISO/TC249的A級聯絡組織。在參與者戰略的總體框架下,四年前提出的兩步走戰略目標,已經基本實現。目標實現的時間點要比預期快得多,這與我們國家國力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ISO入常和國內各有關方面的團結合作、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