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戰略構想(上)第 2 頁
ISO的技術工作是通過技術委員會(TC)來進行的。TC是某一領域制定標準所必須具備的組織基礎,沒有TC作為組織平臺,該領域的標準制定就無法實施。成立一個技術委員會,需要ISO理事會批準,其工作范圍則由ISO技術管理局(TMB)代表理事會予以規定。
為了推進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的進程,讓中醫藥在國際最高級別的標準化體系占領一席之地,需要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搭建工作平臺,即在ISO中建立中醫藥技術委員會。
2009年3月,中國向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出建立中醫藥技術委員會(TCM/TC)的提案。經過3個月的投票期,參與投票的ISO成員國有24個,其中贊成票12個、反對票4個、棄權票7個、未投票但反饋意見票1個。同年6月,在日內瓦召開的ISO技術管理局(ISO/TMB)會議上,提出了四條意見:一是贊成票與反對票之比為12:4,贊成票超過了三分之二,中國提案已通過了投票程序;二是由于日、韓等四個國家投了反對票,特別是日、韓意見比較激烈,一些歐美國家投了棄權票,建議由中國牽頭開一次協調會;三是這次協調會可以不請WHO參加;四是鑒于要準備建立中醫藥的技術委員會,韓國提出的建立針灸器具技術委員會的提案,可以合并到中醫藥技術委員會提案(TCM/TC)內。
2009年8月24日,中方在北京組織了中、日、韓、澳大利亞及ISO/TC215代表參加的協調會。在會上,圍繞新技術委員會的名稱、工作范圍及與其他技術委員會的職能交叉等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韓、日出于本國利益,提出了以“東亞醫學(TOM)”和“傳統醫學(TM)”代替“TCM”,并以縮小職能、借口職能交叉等問題,阻止TCM/TC的成立。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