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醫臨床療效首先要堅持中醫思維第 3 頁
然而現代醫學針對某個疾病已經形成了規范化的診療方案,掌握起來比較方便,F代年輕的中醫醫生在臨床中因為駕馭中醫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轉而尋求西醫的辦法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就開始懷疑、否定中醫。讓他堅持中醫臨床思維,在整體觀念下辨證論治,就更是無從談起。
當然,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是在吸收當代先進科技成果的基礎上向前推進的。最早西醫在看病的時候,也是用肉眼去看,耳朵貼在肚子上聽,最后發展成聽診器,一直到現在利用MRI、X線等等進行診療活動,這些東西不是西醫專有的,都是其他學科的東西,他只是拿過來用了。中醫的發展也應該體現在傳統思維與現代科技、與生活實際的結合。
作為現代的“中醫人”,掌握必要的現代醫學知識,明確診斷疾病,對于提高臨床療效,防止誤診漏診,規避醫療風險是必須的,也是與時俱進的表現。
眾所周知,“中醫”是經過反復實踐的傳統醫學,在解決功能性疾病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西醫”是借助科技迅速發展起來的現代醫學,在解決器質性疾病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應優勢互補。
在筆者看來,一門學科劃分為中醫、西醫的不同發展模式無可厚非;作為一名醫生,也許不應該有“中醫”和“西醫”之分,只有解決問題才是好醫生。正如毛澤東主席曾經指示的“現在的問題不是中醫去學西醫,而是西醫學習中醫,選派100名最優秀的西醫學習中醫,在他們中間出一些高明的理論家,形成我們自己的醫學”。我們不反對西醫,只是一定要堅持中醫特色。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