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中成藥必須辨證論治
姚文軒 山東中醫藥大學文獻研究所
今年兩會上有委員指出,目前70%的中成藥處方出自西醫。
對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提出,綜合醫院不僅要設立中醫科,還應加強西醫人員的中醫藥知識學習。他說,西醫開中成藥,一定要掌握中醫藥的基本理論,講求辨證施治,否則不僅難保證療效,甚至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健康。西醫學習一些中醫藥基礎知識,能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讓廣大患者受益,以確保中成藥療效和用藥安全。為此,國家基本藥物《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將推廣。
但是,筆者認為在現實中,中成藥的規范應用亟待加強。
首先,現在西醫院校只開了幾十學時的《中醫學》,學生多不會重視學習,再以西醫診治思路為標準,很難對中醫有個清晰的認識。許多西醫大家都是在經過相當長的臨床后,才對中醫有了客觀的評價。
有相當大比例的西醫對中醫的認識還停留在經驗醫學層面,于是只通過閱讀說明書,選用相關中成藥對癥治療,或很少顧及寒熱溫涼,或把組成成分相似的合用,或將只宜暫時用的長久使用。
因為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清熱解毒中藥有抗菌作用,活血化瘀藥與西醫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類似;加之,西醫治療便秘效果不好,所以西醫師經常使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攻下通便三類中成藥。如使用后癥狀改善了,就成為自己的經驗,并向下級醫生傳授;如果沒效就不再用這個品種,認為中醫藥不靈驗。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