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醫發展的九個重點第 3 頁
加大中醫教學科研改革力度
中醫教學科研不能盲目效仿西醫的方式,中醫院校的課程設置是關系到中醫后繼人才前途和命運的大事。由于中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是仿照西醫學的教學模式設立的,中西醫課時為6:4的比例,以致出現了面面俱到,不能突出重點、不能保持中醫特色的弊端。我們應該按照中醫的教育特點和理論體系進行改革(包括教材、課程安排等)。要遵循中醫自身的基本規律和理論體系,建立有中醫特色的、符合中醫基本理論的科研方法,對中醫的理論、臨床進行改革,才能做出屬于中醫的科研來。
技術只是載體,文化才是根本
中醫先是一種文化才是一門技術,不能單純、孤立地作為一種手段來使用,因為她其中包含了哲學的概念,是在哲學指導之下的一門技術,發展她的文化意義,比單純的改變她的技術更有意義。學習文化不能離開她的根源,中醫的根在于中國古代優秀的古典哲學,如對老莊、易學的學習和深刻理解才是學好中醫最關鍵的地方。
建立中醫評價標準和體系
我們不應盲從于西醫的評價標準和體系,而應該根據中醫自身的特點,建立起屬于自己的評價標準和體系,把中醫的特色發揮出來,把中醫的優勢體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正確地認識中醫、喜歡中醫、接受中醫。中醫的復興大業才有希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