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應借鑒中醫元素(下)第 5 頁
元素19 尊重人權和醫藥的人性化
南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凡為醫者,性存溫雅,志必謙恭,動須禮節,舉止和柔。”晉代楊泉的《物理論》:“夫醫者,非仁愛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唐代醫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上面所述,指出目前醫生絕對主導的醫療活動是不合理的,病人的權利也沒有得到應有和全面的尊重。
病人的權利也包括選擇醫療方式的權利。例如,現代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癥肯定可以獲得比單純西醫治療更高的療效,但由于各種原因,90%以上的病人都不知道或沒有權力選擇這種治療。即使在發達的西醫醫療服務系統下,沒有中醫藥參與治療,西方國家每天不知道會有多少病人失去治愈疾病的機會。
所以,國家和醫藥管理部門有義務將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告知民眾。同時,醫療活動不應該像目前大多數醫生治療病人那樣,是冷漠的、施舍的、電腦儀器化的,而應該是互相尊重的、溝通的、人性化的。這樣才能合理應對現代疾病。
元素20 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公共教育
實踐證明,病人對疾病的知識掌握越多,治療該病的療效就越好。公共科普教育是國家和社會的行為,容易收到使大面積公眾受益的效果。所以,應該在醫療改革中,大力推廣中醫養生防病、治未病、防治亞健康的知識和服務,在培養大批醫務人員,建立現代化醫院及裝備現代化醫療設備的同時,把中醫的元素投放在公眾的心中,從而達到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衛生效益。
總之,現代醫學的元素幾乎都在中醫體系中可以找到借鑒的地方,這是社會進步發展螺旋式前進的又一次回歸,是歷史賦予中醫的一次機遇。人類的心身健康和疾病不能分割,人類疾病譜的改變,使中醫的原則和治療方式更加適合于現代人。中醫的復興已屬必然,已是大勢所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