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療設備勿脫離臨床第 3 頁
發展中醫診療設備三點建議
要打造中醫的“眼睛”,并使它成為“金睛火眼”,為中醫發展助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一是要克服研制開發中的短期行為,不要老想著“吹糠見米”,馬上賺錢。如果用這種浮躁的心態去研制開發中醫診療設備,肯定是要把好事辦砸的。
二是要大力培養既懂中醫理論,又懂設計制造知識的通才。如今研制開發中醫診療設備的現狀是,懂中醫理論的,不懂設計制造;懂設計制造的,不懂中醫理論。所以,很難使中醫理念在設計制造中融會貫通,珠聯璧合。結果是大大降低了中醫診療設備適用性,使中醫診療設備在使用中不順手,中看不中用。
筆者建議,要借助大專院校的力量,把它們融合起來,開設這樣的新型專業,培養既懂中醫理論又懂設計制造的新型人才。
三是制度創新要跟上。中醫診療設備是新生事物,決不能用原有的醫療器械審批標準去生搬硬套,更不能完全用西醫的標準,一成不變地去衡量它。如果一味地用原有的標準來評判新事物的合法性。所以,筆者認為,國家相關部門應該針對中醫診療設備這個新事物的出現,搞好調查,加強研究,新事新辦,制定適合中醫診療設備的注冊審批標準。
只有這樣,從制度上為中醫診療設備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從人才的培養上為中醫診療設備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思想上引導科技人員克服急躁情緒,不要患得患失,樹立正確的開發理念,才能促使我國中醫診療設備的研制開發,健康地發展,實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弱到強的飛躍。(李旭)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