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療設備勿脫離臨床
●現有的中醫診療設備研發,存在閉門造車、西化、急功近利的現象。
●克服研制開發中的短期行為,不要老想著“吹糠見米”,馬上賺錢。
●大力培養既懂中醫理論,又懂設計制造知識的通才。
●制度創新要跟上。中醫診療設備是新生事物,決不能用原有的醫療器械審批標準去生搬硬套,更不能完全用西醫的標準。
中醫是我國的傳統醫學,已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實踐證明,中醫是一門獨具特色的醫藥科學,完全可以與現代醫學媲美,而且,中醫在治未病,治療疑難雜癥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與現代醫學相比,中醫仍處于劣勢,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威力。
何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筆者以為中醫在長期的發展中沒有重視診療設備的發展,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診療設備落后的中醫發展緩慢重要原因
人有了眼睛,才能看清道路,辨別方向,快速前進。我國中醫的發展,何嘗不該如此?診療設備就好比中醫的“眼睛”。但長期以來,中醫診療設備的發展未能受到重視,沒有“眼睛”,視力不好,中醫焉能快速前進?而西醫之所以發展迅速,就是因為西醫十分重視診療設備的研制開發;可以說從里到外,從頭到腳,西醫的診療設備遍及人體每一個器官。西醫正是借助這個“火眼金睛”才大顯身手的。
近年來,我國中醫行業的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了中醫診療設備的研制和生產。目前有數十種中醫診療設備問世,推向市場,但銷售的情況卻不樂觀,臨床接受程度很低。
天津某中醫院的一位院長說:“一些中醫診療設備的設計初衷很好,但不符合臨床需要。”參加過國內醫療器械博覽會的一些醫院院長表示,他們很難見到稱心如意的中醫診療設備產品;很多專家也認為,目前市場上大部分中醫診療設備的臨床實用性不足,與臨床需求脫節。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