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湯加減治失眠第 4 頁
8.心肝陰虛火旺證
主要臨床表現為低熱,脅痛,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手足頭面腫起感,舌質紅,脈弦數。治以滋陰清熱,養血柔肝,安眠。入眠難者:“安眠湯”加“潛陽養陰、斂神催眠方”(石決明、制鱉甲、生牡蠣、珍珠母、枸杞、生地黃、白芍、沒藥)。睡眠時間過短者:“安眠湯”加“潛陽養陰、斂神安眠方”(生牡蠣、龍骨、天麻、女貞子、黃連、三顆針)。
9.心肝腎陰虛證
主要臨床表現為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腰痠乏力,舌質紅,脈弦細數。治以滋陰壯水,安眠。入眠難者:“安眠湯”加“潛鎮養陰、催眠方”(石決明、制龜板、生牡蠣、生地黃、枸杞、炒梔子、淡豆豉、黃連)。睡眠時間過短者:“安眠湯”加“潛鎮養陰、安眠方”(生牡蠣、白菊花、黃連、沒食子)。
10.心血虛證
主要臨床表現為疲勞,健忘,失眠多夢,不得眠臥,心悸,面色不華,舌淡,脈細或結、代等。治以養心血,安神。入眠難者:“安眠湯”加“補心血催眠方”(枸杞子、熟地黃、桂圓、沒藥)。睡眠時間過短者:“安眠湯”加“補心血安眠方”(枸杞、熟地黃、白芍、夜交藤)。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