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崩固漏湯治功能性子宮出血
崩漏是指非經期陰道大量出血,或持續淋漓不斷出血,前者稱之崩,后者稱之漏,現代醫學稱之為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表現為月經延長或每月兩行,出血時多時少或大量出血不易自止。筆者自擬止崩固漏湯加減治療多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效果頗佳,簡述如下:
患者,女,27歲,6月19日初診。患者自述近半年來月經無定期,月經期延長,或每月兩行。量時多時少,多則如涌,少則淋漓不斷,每次月經后面色蒼白,神疲倦怠。婦科檢查,除子宮略大,別無陽性發現。西醫診斷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給予“宮血寧”、“斷血流顆粒”等,出血曾一度好轉。3天前陰道出血又作,口服“斷血流顆粒”無效,特轉求中醫治療。癥見月經量多如涌,面色蒼白,神疲倦怠,腰膝酸軟。舌質嫩紅,少苔,脈沉弦細,血壓100/70mmHg。中醫診斷為崩漏(陰虛動血型),治宜養陰清熱,涼血止崩。
處方:生地黃30克,黨參12克,白茅根30克,桑葉30克,白芍30克,地榆炭30克,山萸肉15克。服6劑后,復診出血已止,白帶量多,繼上方加土茯苓30克再進6劑,隨診已痊愈。
崩漏是婦科常見病、疑難病。其病機多為陰虛內熱,血熱妄行,沖任二脈損傷,不能制約伏經之血,以及胞宮瘀滯,血不歸經及脾虛不能統血等。臨床又以陰虛內熱最為常見。《景岳全書·婦人規》言:“凡陽博必屬陰虛,絡傷必致血溢。”《傅青主女科》言:“止崩之藥不可獨用,必須于補陰之中行止崩之法。”
本方以生地黃、黨參益氣養陰;白茅根味甘,性寒,涼血止血,以治血熱妄行;桑葉止崩乃受教于《傅青主女科》之“老婦血崩湯”,用桑葉者,取其滋腎之陰,又有收斂之妙耳。《本草經疏》言“桑葉,甘所以養血,寒所以涼血”;白芍味酸斂而收之,《止園醫話》曾載芍藥用于止血;血余炭散瘀止血;山萸肉味酸性溫,能收斂元氣,使閉者通之而利者止。諸藥相合,共奏益氣養陰、涼血止血之功,凡陰虛動血之崩漏患者皆可加減服用。(魏磊)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